隨著港珠澳大橋珠??诎度涨绊樌炇?,這座舉世矚目跨海大橋距離通車又更近了一步。歷經(jīng)七年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橫跨粵港澳三地,“中國制造”成為撐起港珠澳大橋的支柱力量,這其中裝備制造企業(yè)中聯(lián)重科提供的近70臺塔吊全程參與。
據(jù)了解,中聯(lián)重科參與吊裝的塔機設備包括D1100、TC8039、TC7052、TC7035、TC6013、TC6012、TC5613、TC5610、TCT5510等十多種型號的各類產品。在近七年晝夜不停的建設中,參建了港珠澳大橋建設的難度最大、最為關鍵的項目當數(shù)被稱為“港珠澳大橋的核心控制性工程”的人工島,主橋墩和港珠澳大橋隧道等。
“我們大、中型塔吊全程參與,場面非常的壯觀。”作為大橋建設的親歷者,中聯(lián)重科珠海區(qū)域銷售經(jīng)理馮西林見證了整個過程,自2012年港珠澳大橋開建伊始,中聯(lián)重科塔機就開始參與建設。
人工島是通過填海筑島形成的一塊穩(wěn)定陸域,要想在大海中生生造出一座島嶼來,這需要極為高超的施工技藝和相配套的施工機械。東、西兩個人工島銜接的是港珠澳大橋的隧道出口與橋梁相接處,作為控制性工程,項目有嚴格的建設周期和時間節(jié)點。
中聯(lián)重科的塔吊承擔了人工島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施工中物料的輸送及建筑構件的安裝工作,精準無誤地吊裝為建造人工島所需的建筑構件的安全快速就位提供了保障,僅半年的時間兩個人工島就完成基礎筑造工作。
另外一項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該隧道全長約6.7公里,由30多節(jié)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是迄今為止世界最長、單個沉管體量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該沉管部分構件的吊裝也是由中聯(lián)重科的塔吊完成的,這些沉管每個大約重75000噸,是當今世界之最,單體重量達到了8萬噸,由超過40萬根近1萬噸的鋼筋和7萬噸混凝土組成。
“我們的塔吊參與了沉管預制廠和沉管制作的材料吊裝工作,這一項目堪稱交通工程中珠穆朗瑪峰。”馮西林說,高溫、高濕、高鹽的氣候讓大橋的建設困難重重,對設備的氣候適應性和工況適應性也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中聯(lián)重科的塔機因為產品種類齊全、性能出色,可以適應于當?shù)氐臍夂蚝凸r條件。
作為全球塔機制造的領軍企業(yè),中聯(lián)重科在塔機市場占有率保持50%以上。曾參與包括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海外水電站項目、摩天樓等多項重大工程。接下來,中聯(lián)重科的塔吊還將深度參與“十三五”重點項目、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設。
港珠澳大橋的完美建設,見證了中國橋梁建設技術的日新月異和中國裝備制造的由大變強。港珠澳大橋總工蘇權科曾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造表明了中國的超級跨海工程的技術、裝備、管理等多個領域進入世界領先地位,為“中國制造”走出國門樹立了一個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