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俗語,做大事一半是逼出來的,一半是激出來的。這話不一定全對,但也是多數的經驗總結。從營銷的角度講,我們知道現在很多的董事長,很多的總經理很少有主動選擇這一行的,被逼無奈選擇創(chuàng)業(yè),選擇推銷,逐步發(fā)展然后才得以發(fā)展。當宗慶后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推銷產品,沒有人會想到娃哈哈成為全國第一;當李嘉誠十二歲當學徒工的時候,沒有誰敢推斷其成為華人首富;當牛根生離開伊利迷茫的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時,沒有人會想到一個巨無霸一樣的蒙牛會誕生;當史玉柱兵折巨人大廈時,沒有人會想到腦白金上還有“征途”。。。這些成就了大事的人哪一位不是曾瀕臨絕境,被逼到懸崖邊,奮起搏擊,然后峰回路轉。不說這些成就了大事業(yè)的老板們,就是身在營銷中堅的經理人們,又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的走進營銷領域呢?曾記不遠的往昔,營銷人拿著產品拜訪客戶時,往往被當成另一種“氓流”,被人白眼??墒潜瞥鰜淼牡谝淮⒌诙鸂I銷人都成了各企業(yè)的中高層。激勵是人生進步的動力,而被逼也是營銷人前進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目標靠逼才能清晰,才能起到結果導向作用
我們各種營銷書籍都會提到目標管理,從日式企業(yè)的目標細化,到曾經風靡一時邯鋼成本目標的倒推,目標管理的方法各種各樣,但是逼出來的目標才會被不斷確認,直到認同,目標靠逼實現的可能性才會加大,否則的目標是紙上談兵,結果導向要靠不斷的逼著執(zhí)行者推進目標實現,不然結果是鏡中月,水中花。蒙牛的發(fā)展曾為營銷提供各種子各樣的案例,從快魚吃慢魚、到借雞生蛋,從做第二品牌、到事件營銷;但其逼著自己發(fā)展,公司逼著領導層確定高目標、領導層按高目標分解任務,逼著各部門只有完成,沒有退路,只找方法,不要借口。當時筆者曾與其多名中高管一起工作,深有感觸。他們不講平常人的道理,他們的座右銘是:“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蒙牛當年在東北生產時,確定產量目標后,就是一切圍繞目標開始逼各部門“上弦!”奶源被逼得天天泡奶站、深入養(yǎng)牛戶家走訪、喝酒、聊天,一天幾百里的找奶源;采購在資金不充裕的時候到處去想辦法拉關系做紙箱、購利樂包裝;人力方面找工人、培訓,四鄰八舍的發(fā)動力量組織招聘員工;生產三班倒班搶生產量,比質量,各個班組只有產量沒有其它;銷售必須按計劃出貨,不允許談市場理由。就這樣目標被逼著實現,事情被逼著做成。
三、銷售人才是逼出來的
銷售的人很多是被逼進這個行當的,自由選擇這個行業(yè)的人不是太多,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梁山好漢是被逼出來的,銷售精英也是。多少個銷售老總是從業(yè)務員開始,多少個總經理是從賣貨起步。格力空調的董明珠,從業(yè)務人員到銷售經理到企業(yè)總經理,每一步都是被逼著進步的。業(yè)績不逼,三分之一。能力不逼,百分之七。任何產品可以講都沒有市場,因為沒有你的產品,市場上的消費者還一樣消費,你的產品加入,就是無縫插入針,不是逼著做,市場的機會在哪里。銷售人員哪一個都有被逼的經歷,有的人退縮了,有的人前進了。我們不去談那些隨波逐流的業(yè)務人員,我們看那些不斷進步的銷售領袖,就會理解銷售人才是被逼出來的,不畏困難,迎難而上,不斷學習,不斷找方法,然后有小的成功,小的成功才累成大的成功。
要想超越目標,銷售升級,只要做到兩點就好:一是別人逼我的時候,我的心態(tài)要好,想辦法做事;二是別人不逼自己的時候,自己逼著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