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承接的某工程地上30層、樓高
由于底座無壓重,塔機提前在塔高
事故發(fā)生以后,項目部又在塔高35m處安裝相同尺寸的第二道附著裝置,改用6
事故分析
塔式起重機超長附著裝置
1)附著撐桿的附墻角度過大由于現場條件 <BR>限制及塔機安裝位置考慮不周使撐桿的附墻角度過大(70°以上),造成附著撐桿承受的軸向拉壓應力過大,當受到由塔機平衡臂和起重臂產生的不平衡力矩、動載荷、風載荷和回轉慣性力等組成的外載荷時,交變拉壓應力使整套附著裝置中最薄弱部位的作用失效。
2)超長附著撐桿的剛度不夠4支8~
3)雙耳單孔支座的受力不均雙耳單孔支座在內外撐桿的作用下受力不均衡,則對預埋鋼筋產生的循環(huán)應力不對稱,增大了預埋件受到水平剪切應力的沖擊頻率。
4)預埋件材料選用不當預埋件選用
5)螺栓材料未處理用45#鋼機制的重要螺栓必須進行調質處理,以消除機械加工產生的內應力和改善螺桿的綜合機械性能。附著撐桿M64調距螺栓轉動插孔發(fā)生開裂是因為45#鋼未調質就使用造成的。
事故處理
首先由安裝單位編制塔機超長附著安裝技術方案,內容包括處理措施和附著安排等。
處理措施根據以上事故分析,附墻板的受力按8-
1)確定用┕75×8角鋼做弦桿、┕40×4角鋼做腹桿,制作
2)撐桿附墻改為單耳雙孔支座和10-M24地腳螺栓附墻預埋件。
3)將45#鋼制作的附著撐桿M64調距螺栓改為M72,并進行調質處理,同時取消轉動插孔。
附著安排塔高
綜上所述,塔機超長附著時除要備有使用說明書等技術資料外,必須由具備安裝資質的單位負責安裝并制訂安全技術方案,附著安裝爬升后塔機必須經過驗收后方可使用。沒有落實這些工作是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超長附著裝置附墻預埋件在受到交變拉壓應力及水平剪切應力的高循環(huán)沖擊下,發(fā)生過量塑性變形,由疲勞而造成破斷,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時,塔機超長附著裝置的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到附著桿的附墻角度盡量接近45°,驗算附著桿的剛度及穩(wěn)定性應滿足塔機工作及非工作狀態(tài)下的最大荷載,選用合適材料及制造工藝等綜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