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們大都是年輕人,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這個繁華都市,作為領導和“長輩”,洛先生時常覺得自己有義務為他們帶去一些溫暖和關懷。因為員工人數少,他與員工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很多,時間久了,大家之間的關系非常融洽,一起吃飯也是常事。
因為自己本身喜歡烹飪,同時家就住在公司附近,他常常會在家做好煎牛排或者糖醋排骨,中午帶來給員工“加餐”。他希望自己的一點辛苦可以讓員工有“愛”的感覺。洛先生是臺灣人,他說在臺灣總公司,上司親自做飯給下屬吃,這種文化氛圍很常見,他第一次做飯給員工吃的時候,他們臉上的感動讓他決心一定要堅持下去。
文化公司員工一般流動很快,但洛先生公司成立三年來核心員工沒有任何流失。一位前員工找他談辭職的時候,痛哭流涕,說很舍不得,很對不起他。這讓洛先生很感慨,一頓午餐,可以讓員工感念至此,這是他所沒有想到的。
老板對食堂知多少
對于“本公司伙食如何”的問題,幾位工廠老板的回答幾乎都是“還行吧,兩(三)葷一素”。“員工還滿意嗎?”“不可能全部滿意的啦,眾口難調嘛!”的確,食堂是工廠的一個難題,似乎永遠都不會讓員工滿意。
但老板們對食堂真正了解多少呢?有老板說,自己去過食堂吃過,感覺還不錯。“吃過”,但肯定不是每天吃。這樣的回答被員工反嗆:大魚大肉吃多了,偶爾去食堂吃一頓還覺得很清新呢!
有HR抱怨自己的老板對食堂的成本根本沒有概念。員工一鬧,就大手一揮:餐補每人加五毛錢吧!但他根本不知道五毛錢意味著什么?員工盤子里加了幾塊肉?老板永遠只在乎整體成本,對于員工真正得到了什么根本沒有具體概念。
老板也很苦惱:無論你對食堂投入多少,增加多少餐補,永遠有人罵娘。既然如此,將就得了,還不如把錢花在提高其他福利上,至少真金白銀,看得到效果。
但老板們恐怕想象不出,當員工把食堂的飯菜稱為“豬食”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員工認為企業(yè)在把自己當“豬”對待的時候,哪里還會存在所謂“忠誠度”?真金白銀可以暫時留住員工,但物質的刺激會隨交易的完成而短時間內消失。
試著關心一下員工的胃,老板們,也許你們會得到更多。